教务动态

教务新闻

喜迎党代会|立德树人守初心 砥砺奋进谱新篇

作者:朱淑华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日期:2025-11-04 浏览:

时代浪潮奔涌,奋斗征程再启。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锚定“双高”建设和本科培育目标,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硕果累累的优异答卷。

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彰显新成效

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教育深入人心。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学第一课由校领导走进各学院学生课堂,开展期初听课活动,全面把握课堂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筑牢基础。

6C2B9

学校持续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林巧稚医德精神被深度融入职业教育,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育人品牌,学校“林巧稚医德文化”成功入选2023年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项目。为此,学校制定了《深入推进“林巧稚式”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并常态化开展“致敬闽南医学之星——林巧稚”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弘扬林巧稚的医德文化。通过立项建设一批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思政课示范课堂16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并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评选二等奖。相关经验在省级典型案例中广泛推广,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1项,荣获省级典型案例10项。建设7个“一站式”学生社区,推动育人资源由“课堂集中”向“社区延伸”,切实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五育并举,协同推进。学校深化体育、美育、劳育的教学改革,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在省职业院校美育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与企事业单位共建6个德育教育基地,66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名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8名学生获得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全国创新创业各类比赛奖项6项,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学校入选创新创业百强第二批院校名单。

二、优化结构,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一是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学校已开设27个专业,并完成了对所有专业的周期性调研与论证。近年来,学校新增了预防医学、运动防护、老年保健与管理、视觉训练与康复、宠物医疗技术等5个专业,并已顺利实现招生。二是专业群建设成果丰硕。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2个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形成集群发展优势,执笔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2项(助产、医学检验技术)。三是升本培育稳步推进。我校作为全省首批开展高本贯通人才培养试点的院校,深入开展了职教本科的可行性研究。中药学和临床医学专业率先启动了高本贯通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进一步畅通了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三、深化改革,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学校以“三教改革”为抓手,积极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一是课程资源提质增量。获评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4门,建成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助产、护理、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承担省级教改课题21项,聚焦“岗课赛证融合”“三教改革”“数字化教学”等关键问题,形成“课题-成果-课程”转化链条。共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1项,福建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1项、培育1项,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持续扩大。

二是教材建设精准发力。2部教材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5部教材获评省级规划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数字教材取得突破,完成数字教材编写14本。

三是教学能力显著提升。自2020年以来,教师在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计获奖64项,荣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61项,其中一等奖22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4项。2025年成功协办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彰显学校教学实力。我校6名教师当选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专门)委员会委员。学校荣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我校6名教师当选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专门)委员会委员。

四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初显成效。学校近年以来持续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启动上百门课程的数字教材开发工作;开展“信息化及AI赋能教学”系列培训和AI+课程教学创新比赛,建成了2个智能录课空间,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录制与剪辑;部署了AI智慧教学平台,提供了课堂AI助教和AI学情分析功能,为精准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福建省2025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我校五个项目斩获佳绩。

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新格局

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政策落实,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一是职教集团运行取得突破。漳州市医药卫生职业教育联盟成功获评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新增多家成员单位,合作深度与广度持续拓展。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多元推进。我校荣任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中方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医药鲁班工坊教学资源数据库筹建单位。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及班级托管等模式协同推进实施,累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千余人。三是实践教学条件显著改善。成功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3个,并获批3个省级产业学院。我校荣幸当选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基地建设联合体副理事长单位。已完成31间教室的智能化改造,持续优化教学环境。引入实习管理系统,确保实习管理体系规范且高效运转。

五、赛教融合,人才培养结出新硕果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技能竞赛屡创佳绩。自2020年以来,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荣获省级奖项共计134项,国家级奖项4项,包括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更是斩获银奖3项、铜奖6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参加学生技能比赛升学就业持续向好。2025年专升本录取人数较2024年增长74.5%,创历史新高。

砥砺奋进结硕果,继往开来启新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即将召开的党代会为契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