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关于召开第一届细胞与分子医学检验论坛的通知

会议主题:关注焦点、促进交流、提升能力、护佑健康

时间:2022年6月24日 8:30

主会场地点:学术报告厅

会议议程:

8:30-8:50 开幕式

学术报告(上半场)

8:50-9:20 林东红:“铁”死回生——铁死亡在白血病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9:25-9:55 王晴雪:分子检测技术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10:00-10:30 尤其敏:交叉引物及恒温扩增技术在结核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学术报告(下半场)

10:35-10:55 魏凤香:基因测序在检验中的应用

10:55-11:15 梅序桥:流式细胞术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

11:15-11:35 林黄昱:AI辅助设计赋能IVD原材料开发

11:35-11:55 常春艳: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

14:00-16:00 尤其敏 《非洲英语国家疟疾防治研修班》

采用线下会议+网络直播的形式举行,欢迎全院教师到主会场参会。

线上会议室

讲座嘉宾:

林东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校际协作理事会副理事长、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联盟副理事长、教育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教育改革教材编写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校际协作血液临检组组长。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专家、福建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评审中心特约专家、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血液学组委员。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2部。副主编6部,参编30多部各类教材。其中主编的1部“十二五”本科国家规划教材获福建省本科优秀特色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优秀网络课程“二等奖”、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优秀成果奖项、省级高等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等。负责的《临床血液学及检验》获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为《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为《中国免疫学杂志》、《青岛大学学报》《Tumour Bio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Hematology》等杂志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为血液病实验与临床应用基础研究,重点从事白血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项目20多项。发表SCI、CSCD源论文40多篇。

王晴雪,美国天普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历任香港大学妇产科学系科研主任、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生殖中心质控经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副主管与产前诊断中心实验室组建负责人、美国南加州大学附属洛杉矶儿童医院临床遗传科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副教授、中国国家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曾获美国“国家研究奖”、承担中国科技部“973计划”(“出生缺陷”)子课题负责人、深圳“三名工程”由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评委领衔的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香港大学生殖医学联合团队成员。现为厦门市高层次海归人才、2017年厦门“九八”国际投资集美重点招商项目——厦门康达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尤其敏博士,现任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温州医科大学教授、温州医科大学眼科分子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BD公司(Becton Dickinson & Co.),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生物芯片部,和优创公司(Xeotron Corporation)工作。尤其敏博士是11项已批准的美国专利和33世界专利的发明人。在中国已申请五项发明专利。 尤其敏博士于2003年5月归国,与胡林教授共同创立了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尤其敏博士的研究项目主要是核酸的扩增、检测技术、分子诊断学以及生物芯片、RNAi、miRNA等。

魏凤香,女,研究员,现任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哈尔滨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博士;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六届产前诊断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学会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六届产前诊断学组成员;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遗传学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是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三批龙岗区优秀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产前诊断技术。

梅序桥,医学博士,副主任技师。福建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分子诊断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检验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血液学委员,中西医结合会福建省检验分会委员。目前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省厅级课题4项。近5年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血液学疾病的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林黄昱,厦门宝太元酶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厦门大学宝太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历任厦门宝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国际部,分子POCT研发平台负责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分子生物学硕士,多年海外留学经验,于国内外杂志发表数篇文章,主要研究项目是核酸的扩增及检测技术,分子诊断,体外诊断原材料等,具有研发平台搭建,实验室等规模化管理经验。

常春艳,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国内外杂志发表十几篇文章,并参与多个国自然青年和重点项目。自2013年8月起一直从事临床PCR实验室检测工作,涵盖甲乙型流感病毒、B族链球菌等多个项目。自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始,一直参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被多次派到南京、天津等地支援,具有方舱、火眼等多种大规模核酸检测基地的工作经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