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临床医学系组织开展“五个一”劳动教育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聆听一堂劳动教育课。临床医学系邀请优秀校友陈伟琳开展“劳模进校园”专题讲座,他用朴实的语言,向师生们讲述了自己二十三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乡医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畲乡群众的健康梦。他通过讲述自己坐诊、出诊、巡访,对全村300多名慢性病管理对象的随访等艰难历程,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并告诉同学们要发挥青年力量,用劳动创造价值,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签署一份劳动倡议书。临床医学系组织学生代表签署“筑梦青春 劳动先行”倡议书,向全系学生发出“热爱劳动,从收拾书桌、宿舍做起”等十项倡议。同学们积极响应,纷纷签署劳动倡议书,承诺自觉加入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精神。来自临床医学专业的熊同学说:“通过签署劳动倡议书,让我对劳动的理解更加深刻,让我知道劳动首先要从身边事做起”。
创作一系列爱劳动画作。将党建吉祥物“吉小兔”拟人化,由它带着同学们在宿舍、实验室、教室、百草园等开展劳动。组织绘制“吉小兔在劳动”的系列画作,并将优秀画作制作成一次性纸杯和PPT模板,供学生日常使用,更好地将劳动元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强化劳动精神、体认劳动价值,养成劳动习惯。
参加一次劳动志愿服务。组织30多名师生前往东铺头街道开展“共创清洁家园”主题实践活动,与学院后勤管理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参与草地养护、食堂帮厨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实际意义。“即将下实习前参加这次劳动主题实践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即使我们只是在普通的实习岗位上,我们也能发光发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入党积极分子许同学说。
共建一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丰富学生活动载体,结合专业实践需求,临床医学系依托地方社区资源,与漳州芗城区西桥街道共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志愿者周末进社区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急救技能培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回馈社会中认识和体会劳动价值。
今后,临床医学系将继续把开展劳动教育周活动与劳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中去,积极推动劳动教育落实落细落深,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