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实践育人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在我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作者:沈锦华      发布日期:2024-10-19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和省长赵龙陪同下,先后来到漳州、厦门等地,深入乡村、红色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考察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福建考察调研,其重要讲话精神在我院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福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为福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洪玉兰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漳州红色资源丰富,我们将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继续加大漳州红色文化研究阐释力度,不断深化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漳州红色文化教育更好纳入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深刻理解漳州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为漳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教研室主任 吴菲琼

习近平总书记的福建考察,不仅是对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检阅,更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引。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后教学中,我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牢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担当作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研室主任 沈淑云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时深情说道:新时代新征程农村一定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农民会有更加火热的生活。期许有如航标,指引着澳角扬帆再起航。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振奋,更加坚定了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今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的伟大时代的号角,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培养更多“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药卫生人才而奋斗!

青年教师 钟雪苹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福建,亲赴实地考察,为福建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勾勒宏伟蓝图,并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这让我们深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精神融入课堂,引领学生聚焦国家发展大局,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同时,我也将努力提升自我修养与专业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学识,肩负起思政教育的崇高使命。

青年教师 何璇

习近平总书记赴澳角村考察,并叮嘱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殷殷嘱托,如同灯塔,让前行的道路更清晰、脚下的步履更有力。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国家政策,汲取地方特色,带领学生深入到一线去,实地考察、研究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同时鼓励医学生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贡献一份力,让行走的思政课有形更有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副社长 江心雨

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漳州,在东山县考察和了解当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表达了他对漳州的深厚感情和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激励着青年人奋勇争先、开拓创新,我作为漳州的学生也倍感荣幸、深受鼓舞,同时也让新时代的我们坚定信念、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努力学习,投身于建设美好家园,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之力,答好新赶考路上的答卷。

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社副社长 易彦颖

习近平总书记对漳州的视察,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肩负着守护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嘱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的誓言;传承谷文昌先进事迹,赓续红色血脉,为中华民族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返回顶部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