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活跃我院学术气氛,提高师生对医学影像计算机处理技术的认识以及应用水平,院高等教育研究与科研科、信息技术部于2010年5月11日下午,邀请漳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福建省人式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漳州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沈东升副教授,到我院就《医学影像计算机处理的现状和展望》专题,在明德楼第六多媒体教室作学术报告。信息技术部全体专兼职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其他系部部分老师以及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高年级学生近200人参加。

沈东升副主任在讲座中,从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的任务、研究内容、国内外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应用与意义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阐述,介绍了DICOM3.0为基础的医学数字图像PACS结构化模式以及计算机在CT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MR I(核磁共振) 图像、B 超扫描图像、数字X 光机图像、X 射线透视图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MI(分子影像)、各种电子内窥镜图像、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图像的临床应用。
报告会开始前,沈东升副主任还参观了我院明城楼计算机实验室、数字语音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机房、远程视频会议中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通过沈东升副主任的学术报告,与会师生拓展了视野,更加意识到,随着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借助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 使医学图像的质量和显示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不仅可以基于现有的医学影像设备来极大地提高医学临床诊断水平, 而且能为医学培训、医学研究与教学、计算机辅助临床外科手术、远程医学等提供数字实现手段, 为医学研究与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 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