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卫现教﹝2019﹞6 号
1 目的
为保障关键数据安全,修订本文档,从数据库本身、数据加密、数据备份恢复三个方面对数据安全进行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信息系统数据管理。
3 数据库安全
3.1 身份鉴别
1)应对数据库系统中的用户进行标识,用户标识应遵守唯一性原则,并将用户标识与审计相关联。
2)应对用户标识信息进行管理、维护,确保其不被非授权地访问、修改或删除。
3)应在登录过程中确保鉴别信息是保密的,不易伪造的。
3.2 访问控制
1)应对数据库系统的访问设定访问控制规则,减少非授权访问。
2)数据库系统应按照最小权限原则对不同用户进行授权,保证各用户权限最小化。
3)数据库系统的安装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应进行最小化设置,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相关资源。
3.3 日志审计
1)应为数据库系统建立独立的日志审计系统,定义与数据库安全相关的日志审计事件记录。
2)能够生成、维护及保护审计过程,使其免遭修改、非法访问及破坏。保护审计数据,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
3.4 安全传输
1)对数据库系统进行管理时,应采取一定的安全机制,防止鉴别信息和管理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2)数据库系统与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时,应采用加密措施保护数据信息传输安全。
3.5 资源利用
1)应对数据库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防止受到拒绝服务攻击。
2)应对数据库系统内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并对会话超时进行重鉴别控制。
3)应对数据库系统资源进行监视,并对系统的服务水平降低到预先规定的最小值进行检测和报警。
3.6 安全管理
1)设置数据库系统审计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角色、系统安全管理员角色,并且实现不同管理用户的权限分离,仅授予管理用户所需的最小权限,同时系统审计管理员角色与系统管理员角色、系统安全管理员角色不能是同一人担任。
2)数据库系统应定期进行系统版本更新和补丁更新。
4 数据加密要求
4.1 加密技术选择
在选择和应用加密技术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加密技术的法律法规,包括使用和进出口限制。
2)根据风险评估确定保护级别,并以此确定加密算法的类型、属性,以及所用密钥的长度。
3)听取专家的建议,确定合适的保护级别,选择能够提供所需保护的合适产品,该产品应能实现安全的密钥管理。另外,还应听取与加密技术法律法规相关的法律建议。
4.2 加密管理
单位应采用基本的加密技术控制措施,包括:
1)加密策略必须经过审核批准。
2)重要信息在传输时必须加密。
3)当使用环境不允许加密时(例如法律禁止等),专用通信线路必须采用有线系统。
4)数据压缩技术不得代替安全手段。
5 数据备份恢复
5.1 数据管理
1)应设立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管理岗位。
2)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包括制定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实施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具体工作。
3)应根据备份要求确定备份策略,备份策略内容包括备份方式(自动备份、手动备份等)、备份方法(例如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备份技术、自动备份周期、备份介质、备份冗余、备份保留时间周期等。对核心应用系统的数据备份应保存两份以上,数据保留周期至少为两周。
5.2 数据备份实施
1)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数据备份实施方案和操作手册。
2)备份工作要有记录,记录要素包括时间、参加人员、系统名称等。
3)对自动备份的系统,应对备份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4)系统重大变更前,应对系统进行数据备份。
5)数据备份开始前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流程和回退方案,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完整性。
6)数据备份结束后,应对数据备份集的完整性进行检查。
7)加强移动备份介质的安全管理,备份完成后,备份介质应及时归档。
8)数据备份在制作、传递、转移过程中,必须建立详细的交接登记记录,详细记载备份数据制作、传递、转移的全部过程与责任人。
9)备份的实施活动应尽量选择在非工作时间进行,以免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5.3 数据恢复与演练
1)应制定数据恢复方案,定期组织评审并结合实际环境持续改进。
2)数据恢复方案需经主管领导或运行维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实施数据恢复时,应按照数据恢复方案执行,恢复过程要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执行人、执行时间、恢复步骤、恢复内容、恢复结果等。恢复过程中要保证双人上岗,一人负责实施,一人负责检查。数据恢复后,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数据正确性进行验证。
4)定期(半年或一年)对备份数据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恢复演练,保证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无法进行恢复演练的系统,应定期对备份介质进行试读。
5)及时对恢复演练进行总结,并加以改进。
5.4 备份存储管理
1)备份存储介质应按照介质中存储信息的敏感程度进行管理,明确责任人以及存储日期。
2)备份存储介质应存放在安全环境中,并与原始文件分开存放。
3)借用备份存储介质时应进行登记,非授权人员借用时需经过相关领导的批准后方可借用。
4)超过保存时限的备份可进行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5)对于需要永久保留的备份,应在明确标识,并单独存放。
6 附则
本文件由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解释与修订。
本文件自颁布之日起发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