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卫现教﹝2019﹞5 号
1 目的
为加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办公区域及电子计算机机房(以下简称机房)的管理和设备运行安全,规范办公区域及机房建设,使人员办公高效及机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制定本文档。
2 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办公区域及所有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3 办公区域安全
办公区域环境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物理安全(如防偷窃、防火、防电等)的管理。
3.1 办公环境安全
1)办公区域内放置有相关消防设备,具有定期检查记录。
3.2 办公设备安全
1)办公终端硬件设备和其部件应有明显清晰的标识。
2)办公终端硬件的交流电源线,应使用三芯电源线,其中地线应于设备的保护接地端连接牢固。
3.3 办公环境管理
规范办公区域管理,保障办公环境的整洁及办公内容保密性。
1)爱护公共设施、物品,不乱写、乱画、乱磕、乱碰,确保办公台面、墙壁、壁橱、门窗等设施不受污损。
2)公共办公区不接待客人,各部门接待客人应安排在洽谈室或会议室。
3)个人物品应摆放整齐有序,保持台面清爽、干净。
4)员工应时刻注意保密性。暂时离开办公桌时,一定要把正在办理的文件翻转过来,工作中不得翻阅不属于自己的文件、复印件、报告等。
5)办公废纸可使用碎纸机处理,或集中收集卖与废品收购单位,涉及保密的废旧文件应妥善处理。
6)离开办公区域时,应将装有重要文件的文件柜和抽屉锁好。
4 机房环境安全
4.1 机房场地选择
1)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2)机房不应该选择在楼层的最高层或者最低层地方。
4.2 机房防火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探测器、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器和控制器等,能对火灾发生的部位以声、光或电的形式发出报警信号,并启动自动灭火设备,切断电源、关闭空调设备等。
4.3 电磁辐射防护
1)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应对关键设备和磁介质实施电磁屏蔽。
2)通信线采取屏蔽措施,防止外部电磁场对机房内计算机及设备的干扰,同时也抑制电磁信息的泄漏。
4.4 供电系统
1)机房供电线路上有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2)应建立备用供电系统,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4.5 静电防护
1)机房内安装防静电地板。
2)机柜进行接地处理。
4.6 防雷电
1)机房系统中所有的设备和部件应安装在有防雷保护的范围内。
2)不得在建筑物屋顶上敷设电源或信号线路。必须敷设时,应穿金属管进行屏蔽防护,金属管应进行等电位连接。
3)对机房交流电源线,应使用三芯电源线,其中地线应于设备的保护接地端连接牢固。
4.7 温湿度控制
1)机房应有较完备的空调系统,保证机房温度的变化在计算机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
2)机房空气调节控制装置应满足计算机系统对温度、湿度以及防尘的要求。
4.8 防水和防潮
1)机房水管安装不得穿过屋顶和活动地板,穿过墙壁和楼板的水管应使用套管,并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2)机房内留有窗户的,需要将窗户封死防止雨水渗透。
3)机房应有有效的防止给水、排水、雨水通过屋顶和墙壁漫溢和渗漏的措施,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5 机房设备安全
5.1 设备标识
1)应对机房中设备的具体位置进行标识,以方便查找和明确责任。
2)机房内关键设备部件应在其上设置标签,以防止随意更换或取走。
5.2 设备安全
1)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2)应对关键的设备关键部件冗余配置,例如电源、主控板、网络接口等。
5.3 防静电
1)机房内设备上线前必须进行正常的接地、放电等操作,对来自静电放电的电磁干扰应有一定的抗扰度能力。
2)机房的活动地板应有稳定的抗静电性能和承载能力,同时耐油、耐腐蚀、柔光、不起尘等。
5.4 电源线
机房内设备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应使用三芯电源线,其中地线应于设备的保护接地端连接牢固。
5.5 通信线缆
机房通信线缆应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
6 机房运维管理
1)安排专人值守机房,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2)应制定相应的机房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巡检管理、出入管理、外部人员访问申请和审批等,规范机房的使用和管理,保障机房安全及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7 附则
本文件由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解释与修订。
本文件自颁布之日起发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