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青年学生在红色文旅和特色产业调研的学习体验中,传承红色血脉,吹响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青春号”,6月29-30日,药学系师生组建“药健康”社会实践队,赴南靖县游龙山开展为期两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实地考察、聆听讲解、药材拍摄等形式,走访调查红色文化遗迹以及闽产道地中药材基地产业,立足专业文化素养,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为乡村振兴助力。
游龙山基地所在地是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途经和溪镇迎富社红军留宿营地,有3公里长的战壕遗址等红色教育资源。实践团队追寻先辈脚步,参观红军攻克漳州战壕遗址、弘扬雷锋精神教育基地,深刻感受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甘为革命写春秋”的革命精神。
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队登上了闽产道地中药材巴戟天、灵芝的种植基地,对中药材种植技术及性状特征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巴戟天育苗、种植、采收、炮制、药膳制作等过程拍摄“福九味”主题宣传视频,用青年人的视角全方位诠释并继承中药文化。
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把专业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把红色教育融入专业实践,共谱乡村振兴“协奏曲”,让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精准契合乡村振兴发展需要,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养更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的“源泉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