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是学院办学理念、大学精神以及管理水平的集中展示,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根据《国家“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纲要》的精神,结合《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三个坚持”的要求,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职医学名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是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努力把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坚持服务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助力“健康漳州”建设,为“建设新福建、再上新台阶”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思想文化导向、人生观导向、社会价值导向及审美导向。
2.系统性原则。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总体上进行规划,使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协调发展,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主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和机制,使师生广泛参与。
4.特色性原则。体现医学文化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提供全真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5.创新性原则。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特征,结合新时期、新条件下的新变化,创新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提升校园文化的感召力。
6.开放性原则。发挥漳州优势资源,挖掘漳州特色文化,吸收借鉴医药卫生企业、行业的优秀文化,为学院开展传统文化、医学文化体验教育提供基地和优秀教材。
三、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业精德诚博雅开朗”的“漳卫味”医学生为落脚点,深化对传统文化、医学文化、地方文化的研究和探索,打造好医学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示范基地、体验式生命教育基地和闽南生育文化中心,使之成为我院思想道德教育新的重要阵地,成为我院学生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校外课堂,成为弘扬交流优秀医学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学院自身特色,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使学院成为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精神、浓厚人文氛围、鲜明创新风气、幽雅校园环境和较高文化品位的高职院校。
四、“十三五”期间的建设任务和战略举措
校园文化内涵丰富,“十三五”期间学院将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完善文化设施,提升物质文化内涵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学校整体价值取向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引导教育功能。学院将从校园建筑、景观设计、实训实践基地、素质培训基地这四个方面加强硬件建设,营造花香、药香、书香校园,提升环境育人功能。
1.花样校园建设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绿化理念,进一步提升校园绿化、美化、花化、香化成果,实现校园“四季有不谢之花,八节尽长春之景”,让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绿景相连、四季常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为广大师生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功能化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2.药香校园建设工程。建设好中医馆,改造提升药用植物园,建设国药堂,校园主干道种植闽南地道中草药长廊,校园内设置名医雕像,校园口建设医学文化墙,改造图书馆二楼营造医学文化氛围,创设医学文化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完成校园二期两幢教学楼、三栋实训楼的建设,建设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引进眼科中心,创办第三方机构食品检验所,争取直属附属医院,实现一个专业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中学习成长,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4.素质基地建设工程。建设体育艺术中心,打造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申报医学传统文化体验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好体验式生命教育基地和闽南生育文化中心,使之成为我院思想道德教育新的重要阵地。
(二)凝炼大学精神,丰富精神文化内容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以思想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深层次地影响着师生的理想、信仰、意志、情感、行为,其核心是大学精神。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以及人际关系建设。
1.做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依托青马学社,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十三五”期间,要加强“青马工程”制度建设,修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强化班级管理考核制度、学员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导师制。要开展两课实践教学改革,结合漳州红色文化、名人名俗、中医传统等,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一套实践教育体系。
2.做优思想引领工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社会实践”“学生干部培训班”“道德讲堂”“校园文化大讲堂”等活动,不断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和活动阵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最美医学生、最强学霸评选活动,挖掘和宣传我院大学生在道德、学习、自强自立、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典型,发奋成才。积极建设好我院的广播站、宣传栏、“医梦园”网络工作室等宣传阵地,发挥它们在引领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做大社会服务工程。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特长,走出校园,投身到“三下乡”等各项社会服务中去,参与漳州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依托南靖县战略合作平台,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专业义诊、健康宣讲、环保宣传、文化资源保护等活动,展现了卫院学子精湛的专业技能、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4.做新创新创业实践工程。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引进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师资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实训和孵化基地建设,增强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精心组织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在社会实践方面,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组建7支左右的社会实践小分队,组织好“三下乡”和“进社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三)强化机制建设,发挥制度文化作用
制度文化建设是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和说明的各种规定、实施意见、管理办法,以及通过制度的执行过程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
1.实施遵章立制工程。以学院章程为依据,开展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全面梳理党群管理、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制度,确保决策、执行和管理等工作有法可依,科学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和完善学院重大决策议事规则,完善督察督办机制,推动形成“党政分工明确,书记院长配合默契,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2.实施服务育人工程。制订和完善《大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通过活动实践、典型表彰、教育培训等形式,使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危机干预援助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实施辅导员成长工程。坚持以“把职业当事业,把学子当孩子,把校园当家园”为工作理念,以“团结、和谐、积极、进取”为建设目标,打造一支“四心四型”辅导员队伍(四心:仁爱心、责任心、进取心、平常心,四型: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实干型),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提高执业能力,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成为学生德行的楷模、学习的榜样、生活的挚友、人生的导师。
4.实施师德建设工程。通过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关,规范其职业行为。完善学院“师德考核”办法,建立教师个人师德档案,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
(四)助力学生成才,精心培育行为文化
高校行为文化是师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当中各种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的总和,体现了广大师生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操守,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外在体现。
1.培育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学院将把构建学术文化环境,培育学术氛围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引进杰出人才,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专业带头人,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及社会服务团队。
2.提炼社团文化。提高社团活动的品味和质量,打造医学特色品牌社团,建设好现有的医学特色社团,如护理系的护理与健康社、妇幼保健社、急救互救协会,药学系的百草社,临床医学系的爱牙社,医学技术系的爱眼协会,健康与保健系的理疗社等,开展具有医学特色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使专业知识与校园文化对接,专业知识与服务社会对接。
3.创建宿舍文化。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课堂的延续,良好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同时,加强宿舍日常管理,量化大学生在宿舍里的日常表现,把量化结果作为大学生的德育考核内容,充分调动大学生建设健康文明宿舍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净化网络文化。强化网络对广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加强学生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的培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的阵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医梦园”网络文化工作室为平台,加大微博、微信、微电影的推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建设,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育空间,使之成为学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网络平台。
五、完成任务的保障措施
(一)发挥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作用。围绕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党委统揽校园文化建设全局的作用,成立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与指导,定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办公室负责协调、督促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的实施。
(二)形成学院和师生的共同参与的格局。通过建立全体师生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构建以共同愿景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师生的热情、干劲,充分调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三)建设和培养一支校园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从政策倾斜、待遇提升、人文关怀等方面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四)加快活动阵地建设,加大活动经费投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场所保障和充足的资金保证。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2017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