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10月31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开展,我校项目《乐普——帕金森量化检测仪》,与本科院校同台竞技,取得科技发明制作B类二等奖佳绩,实现该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吸引了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件作品、250多万名学生参赛。自本届竞赛启动以来,学校精心选拔、指导参赛队伍,大力支持和鼓励参赛团队以专业为出发点,历经项目论证、专利申请、实地调研、临床试验、产品迭代等,一步一个脚印,精心打磨、不断完善作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最终取得佳绩。
近年来,学校不断强化实践育人,鼓励学生以实践成果参加比赛,增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以及创造能力,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学校“双高校”和本科培育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乐普——帕金森量化检测仪》项目介绍
帕金森病(PD)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第三杀手”。在中国,帕金森病人数已超过330万,并且每年以10万人数增长。针对帕金森误诊率高、用药前后疗效难以连续监测造成不良反应率高的市场痛点,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乐普——帕金森量化检测仪,该检测仪通过受试者握拳、对指、手臂往返运动,测量运动时的阻力、角度和角速度等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最后计算显示机械阻抗Z参数值,并根据帕金森临床诊断标准—UPDRS肌强直症状评分(0-4)与机械阻抗Z相关性,对帕金森病情进行早期筛查和用药前后疗效检测。
参赛学生获奖感言
陈锦楠:非常荣幸能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国赛中荣获科技发明制作B类二等奖。首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参赛的机会,也要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以及同学们的支持与鼓励。这次获奖对于我而言意义非凡,不仅仅是对我专业方面的肯定,也是为我的大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回忆这次比赛的过程,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每当遇到棘手的难题时,学校和老师们总是迅速出手援助我们,帮助我们顺利进展下去。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在研发过程中,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和工厂的设计师和我们的组员进行小组会议沟通,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得以提升,我很享受这样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欠缺的、需要提升的地方。
最后,再次感谢李贻芬老师和蔡秋菊老师的悉心指导。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不忘初心,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蔡卓研:感谢学校为我们打造了浓厚的创新气氛,让我们能够有平台有机会去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很荣幸和团队伙伴一路冲到了国赛。国赛的项目组成员们都有着一股科技创新、科技报国的家国理想,就像袁亚湘院士所说,“年轻人没点追求,没有理想,那人生将毫无意义!”
在这项比赛中我们都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奖项,不仅是荣誉,因为它让我们见识到了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神奇且奥妙的科技生活。它很好的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跟实践融入在一起,这次比赛我们遇见了“国防七子”“医学科技创新”“军警保卫人民生命法律权益”,我们都在为了保卫人民、守护人民、报效国家的路上努力拼搏着!
已经不再是纸面上的学习了,我们真刀真枪去实战、去试错,去争取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很感谢老师能带领我们一起去探索科研的魅力,带我们走上造福患者的项目的道路上,感谢老师的指导,感谢学校的支持,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能将我们所学的本领和想法大胆应用于各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