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赴平和新建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

日期:2024-07-08 来源部门:口腔医学院 作者:陈伟军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养青年“自找苦吃”精神,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力量,7月2日至4日,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益齿康·翼青春——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联合漳州市技能大师、漳州市科技特派员等赴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革命老区平和县新建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

打造乡村德育大课堂,汇聚德育育人合力。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渠道,由口腔医学院党支部牵头与新建村党支部共建,发挥党建引领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双方共建“大学生德育教育基地”,聘任退休老党员、反哺家乡“催化”乡村振兴的大爱村官赖文达同志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创新大学生德育教育形式;打造乡村德育大课堂,邀请社会实践导师为实践团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并面对面交流,用其自身经历与新建村发展故事引导青年大学生“自找苦吃”,苦练技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开展口腔健康大普查,完善“一老一小”服务。联合市技能大师、市科技特派员多次深入新建村走访、调研,了解当地村民口腔健康需求。为全村村民定制口腔健康普查与宣教服务,针对老年人开展义齿使用方法辅导、免费入户送医送药等,提升“夕阳人群”生活质量;针对青少儿开展免费窝沟封闭、免费涂氟、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筑牢爱牙长城。此外,针对夏季游泳溺水、小儿气道异物梗阻等问题,为村民们开展了心肺复苏及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大大提高了偏远山村人群急救、自救能力。

探索研学教育大融合,启智润心释放童趣。把研学教育融入乡村振兴之中,开展“大手拉小手相伴成长计划”,设计讲座科普、游戏互动、手工实践、科技展示四大主线,邀请科技特派员为乡村青少年讲授口腔数字化技术、组织实践团师生与乡村儿童开展职业体验、机器人编程等寓教于乐的游戏互动、共同策划编排拍摄乡村振兴题材微视频等,通过陪伴式研学教育,用“数智”教育为乡村教育赋能添彩,在游戏中融入口腔健康、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以及思维逻辑教育等,以爱启智,以德润心。

挖掘革命老区大资源,培根铸魂点亮红心。作为中共平和县工作委员会旧址、中共地下党双芦溪交通站旧址以及红军屋旧址等,新建村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村两委带领实践团师生重走红军古道,用脚步探寻革命历史之光;邀请当地老党员、烈士家属等在红色文化中心广场、听涛阁等为实践团师生讲党史、讲信仰,教育引导青少年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刻苦学习、茁壮成才;与当地儿童共读红色书籍、共讲红色故事、共绘爱国画卷,把红色种子播撒在老区的田野乡村。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学生德育教育搬入社会实践大课堂,以青年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后续,学校还将与实践基地深入探索大学生德育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有效途径,为培养矢志奋斗的时代新人共同不懈努力




返回顶部